7月21日,90歲的海墾退休老干部姚鈿浩將兩本記載著歲月滄桑的個人影集,以及一張已然泛黃的結婚證鄭重地捐贈給海南農墾博物館。這些飽含歲月印記的舊物,不僅是他個人工作生活的縮影,更是海南農墾那段篳路藍縷、艱苦創業歷史的鮮活見證。他樸素的愿望是希望年輕人永不遺忘那段艱苦卓絕的墾荒歲月。
“這里承載著我曾經的工作和生活。”姚鈿浩輕輕地翻閱影集,影集里一張張照片如同琥珀,見證著他在海南農墾的奮斗歷程和美好生活。1952年,廣東省汕頭市政府動員有志青壯年到海南島種植橡膠,參加墾殖建設。“到最艱苦的地方經受鍛煉”“到最偏遠的山區建功立業”的號召,讓姚鈿浩燃起了想要出去闖一闖的激情。于是,年僅17歲的他便報名參加海南島墾殖事業的建設。“入深山墾荒種橡膠是很艱苦的。但‘戰天斗地,為國種膠’的使命感時刻縈繞在心頭,我們堅持跟黨走,一心想要為人民謀幸福。”姚鈿浩回憶起從前每天帶著鋤頭、鐮刀、四齒耙三樣工具,到叢林間開辟道路、定植膠苗的場景,眼里飽含熱淚。
姚鈿浩捐贈的物品。
那張被時光浸染的結婚證,承載的不僅是個人的愛情盟誓,更是與農墾事業同呼吸、共命運的生命交融。“我們的一生都奉獻在海南農墾,農墾這片熱土不僅養活了我們,也滋養了我們的愛情和家庭。”姚鈿浩說。
“我捐出這些物品,并非為了講述我個人的故事,而是希望將‘艱苦奮斗、勇于開拓’的農墾精神繼續傳承下去。”姚鈿浩告訴記者,這份精神刻在他們流過的汗水里,印在他們走過的路上,融入他們奉獻的青春中。希望這些承載歷史印記的舊物,能向人們生動地講述海南農墾艱苦創業發展的歷程。
捐贈儀式現場。
海南農墾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,博物館將精心保管并研究這些珍貴史料,把這些史料作為一把鑰匙,開啟塵封的記憶之門,引領每一位駐足其前的觀眾,去觸摸那段由數十萬農墾人用青春、熱血甚至生命共同譜寫的拓荒史詩,讓閃耀著時代光芒的農墾精神,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。
來源 | 海南農墾報
記者 | 郭祺 通訊員 吳運霞
» 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瓊B2-20070017-6 HSF Copyright @2020, All Rights Rese
企業郵箱: 3538774633@qq.com
聯系電話: 0898 -68580160